学贝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959|回复: 0

来到“林曦的小世界”回忆经典《送别》

[复制链接]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214

主题

214

帖子

1145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积分
1145
发表于 2020-6-11 17:06:3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“长亭外/古道边/芳草碧连天/晚风拂柳笛声残/夕阳山外山。”虽然是耳熟能详的《送别》,但有几人还能清楚记得这首歌的背景和其蕴含的深层含义呢,为了让大家对于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,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,“林曦的小世界” 会一直学习并借?传统的智慧分享如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老先生、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、欧阳询、褚遂良的风格和特色等很多大师的作品。“林曦的小世界”如同一本百科书一样全面,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为基础,助力大家汲取大师们的精髓,生出有趣也自在的、当下的生活。

“林曦的小世界”作为水墨画家林曦的小乐园,专注于传统与当下的原创内容,尤其严谨和认真。在“林曦的小世界”发出的每篇内容,都是有感而发,和团队不断琢磨,讨论,查阅资料,征询建议,再做提纲,撰写,处理图片动画音频视频,排版,调整,检查,小心翼翼地发布出来,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。今天“林曦的小世界”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弘一法师——李叔同《送别》的故事。这样一首学堂乐歌,从那时唱到今日,从一个人的幼时唱到老去。因为它的词与曲是那样的悠扬上口,也因为它实在是很像我们的人生。

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
晚风拂柳笛声残,夕阳山外山
天之涯,地之角,知交半零落
一壶浊酒尽余欢,今宵别梦寒
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
晚风拂柳笛声残,夕阳山外山
情千缕,酒一杯,声声离笛催
问君此去几时还,来时莫徘徊

这首歌之于李叔同,只是他一生的创作中,一个微小而隽永的切片,这个行动起来斩钉截铁的人,把一些过后的感伤,留在了歌里。就像歌里唱“天之涯/地之角/知交半零落”,这也是他所眼见的,所亲历的。李叔同也是在那个思潮翻涌的时代里,必须做出选择的人。只不过他的选择从未有书生意气之说,是那样坚定不移且一丝不苟地去做了,就像他如果选择相信,就会深深坚信一般。

文学家博尔赫斯说,一个人始终不渝的时间远远多于一次行动。李叔同当教师时的同事兼好友夏丏尊说,他做教师,有人格作背景,好比佛菩萨的有“后光”。这后光,来自知与行合一时的能量。丰子恺说他是个极为认真的人,一个十分“像人”的人。无论是作为才子、公子、教师还是法师的他,他的脚力,一贯是很好的。后世的人,若是想分别思量出他选择的种种缘由,便也只是“执象而求,咫尺千里。问余何适,廓尔亡言。”求仁,便得仁了,你看,华枝春满,天心月圆。想了解李叔同生平可去公众号“林曦的小世界”。

歌曲鉴赏:《送别》不涉教化,意蕴悠长,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。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,语言精练,感情真挚,意境深邃。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,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。第一、三乐段完全相同,音乐起伏平缓,描绘了长亭、古道、夕阳、笛声等晚景,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。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,情绪变成激动,似为深沉的感叹。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,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。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、絮叨的印象,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,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。“长亭外/古道边/芳草碧连天/晚风拂柳笛声残/夕阳山外山……”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,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,听来让人百感交集。首尾呼应,诗人的感悟:看破红尘。

“长亭外/古道边/芳草碧连天/晚风拂柳笛声残/夕阳山外山/天之涯/地之角/知交半零落/一瓢浊酒尽余欢/今宵别梦寒”《送别》,它的词作者李叔同,也是送别挚友许幻园的原创作品。表达李叔同对在上海“天涯五友”“金兰之交”友人分别时的情感,李叔同与许幻园宣扬民权思想,提倡移风易俗,宣传男女婚姻自主。一度成为社会风口浪尖改革潮中的一份子,二次革命失败、袁世凯称帝、这些层出不穷的社会变幻,导致许幻园家中的百万资财和家业荡然无存,许幻园赶京找袁世凯讨回公道,离别时,李叔同在百感交集中写于此歌送别许幻园。也是李叔同的优秀音乐作品,被中国数代人所传唱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学贝论坛

GMT+8, 2024-11-25 11:48 , Processed in 0.121187 second(s), 3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